社区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从工作性质上看,社工是活跃在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的工作直接接触广大居民群众,扮演着中间人、调停者、教师、活动家等多重角色,为基层社会稳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做好社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保障。一、当前社工思想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市社区党、居、站三套班子职能分工相对合理,人员配备整齐,可以完成社区党建、社区自治及街道安排的行政业务工作,组织发动社区单位及居民开展各类有益的群众性活动。但从整体社工的精神面貌上看,距离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社工思想状况信息的整理归纳和研究分析,发现社工思想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精神状态不佳,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奉献精神有的社工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凡事斤斤计较,工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需要加班时就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于是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社工思想变化呈现不同特点,但就缺乏工作热情这一问题,在各年龄段社工思想中都存在。相对于从前居委会老主任们,现在的社工虽年富力强,却缺少了奉献精神。(二)工作标准不高,缺乏做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的社工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怕承担责任。在复杂工作上容易做表面文章,对工作有时消极应付、敷衍,更不愿意在休息时间被社区的事打扰。有的社工认为:“我来社区就是上班的,下班时间是自己的,与社区无关,不应该随时处理居民的事。”无法接受随时随地保持通讯畅通、遇事及时赶到现场的工作特点。有的老年居民反映,有些社工与群众有距离,特别是年轻社工,很少有耐心与居民“拉家常”,没有亲近感。(三)自我要求不严,缺乏遵规守纪的自律意识社区在执行工作规章制度上相对宽松,不少社区存在工作人员迟到、早退现象。还有的人上班时间聊天、上网、玩手机,在居民中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方面,社区管理者没有严格要求,社工自己也没有严格约束。以一团和气相处,形成了整体自由散漫的工作局面。(四)是非观念不强,缺乏坚定的立场和归属感整体表现为自私,在立场上不够坚定,思想觉悟不高,情绪化。在有些争议性的问题上,不懂得独立思考问题,分不清对错,没有坚定的是非立场。有的人只知道盲目服从或跟随,有的人左右摇摆,人云亦云。由于没有主见和归属感,社工队伍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拉帮结派现象,影响了团结。二、社工思想状况问题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到,随着社工队伍的不断壮大,社工的工作表现却越发突显行政化特征,服务意识、亲民特色在减弱。这中间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一)社区工作的性质与社工职业化要求不匹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实现。越来越多的人敢于正视并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然而社区工作需要社工全天候联系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都有可能牵动他,所以要求社工随时服务、随时待命,不能只以“上下班”来界定是否需要工作。这就造成了社工职业定位与社区服务需要之间的矛盾,社工在这方面没有清楚的认识,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无意义、受牵制。(二)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工作日益被重视的今天,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每年市、区、街党委、政府部门都会安排社工培训,但培训多限于职业技能层面,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并不多。对于社工逐渐出现的思想问题,没有及时加以纠正。(三)社区管理不够科学,导致社工自由散漫目前,社工队伍趋于专业化,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不能达到定岗定职的科学化。特别是对原本有热情的年轻社工使用不科学,使思想活、知识广、能力强的年轻人忙于底层事务性工作,无法发挥优势。同时好多社区的管理缺少奖勤罚懒的管理机制,逐渐使肯干的社工也失去了热情。社区的工作性质决定临时性工作多,此时再没有妥善的规划,更导致了社工对本职工作的不专一,在处理工作时存在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有的人脱离实际、虚报浮夸、做表面文章,降低了工作绩效。长此下去,社工群体“混日子”的情况就会慢慢形成。(四)社工待遇偏低,导致社工缺乏工作热情据了解,一般社工的平均工资约为四千多元,扣除各类保险等,实发工资为两千多元。几乎所有社工都感到工资偏低,如果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那么收入与付出相差较远。此外,从社工的发展机会看,其空间非常有限,一是社区本身正副职人数不多,而且干得再好,到正职也就到头;二是社工没有其它发展渠道,除在社区工作外,很难找到与此类经验相关的工作。在这种看不到前途的情况下,社工很难一直保持工作热情。三、进一步加强社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一)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做好社工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社区党组织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面对社区的工作压力和社工的思想状态,党组织班子成员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水平,才能掌握社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还要发挥社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党员社工,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作风素质和实际能力素质。(二)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社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提升社工综合素质为切入点,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为目标进行。人的思想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教育也要从大众和个性方面分层次开展。首先,开展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品德教育,并把教育作为提升社工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基本手段。在开展业务培训之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解读,使社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掉现存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提高个人素养。其次,要根据职业特点开展培养服务意识教育,提高社工服务水平。同时还要鼓励支持社工参加专业学习和进修,树立与职业相符的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三,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对社工的思想状况进行随时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解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规范组织行为,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受社区工作性质的影响,社工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走街串巷,行为比较随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由散漫的常态。因此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强调组织的正规化,从办公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行为,都要加以规范要求。一方面树立职业社工的严肃形象,一方面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工作意识。严格行为标准,建立奖惩制度,加强社工队伍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还要很抓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四)满足客观需要,多种手段调动工作积极性在社工队伍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调动广大社工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可通过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先进典型,提高社会对社工职业的认可和理解,提升社工的职业自豪感;二是加大对社工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引用竞争机制,选拔优秀的社工并对其重点培养和锻炼,创造条件把他们安排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使其各尽所能,发挥聪明才智。三是开辟社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除社区工作外,进一步拓宽社工的就业渠道,在社会组织和公共服务领域安排社工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激励社工的事业追求,推进社工发展空间。四是提高个人待遇,改善社工实际生活。(五)优化环境,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各级相关党政部门也应重视社工的工作环境,进行有效优化,为社工开展工作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首先,优化社区职能,合理规划社工的工作体系。社区体制改革与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领导体系和组织体系来保证此项工作的推进。这项工程不是社区自身能完成的,应从政府角度解决问题。明确社区党、居、站的责任,让社工能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集中精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居民办更多的实事。其次,打造适合社工的组织文化,提升社工的归属感。发挥社区工作者协会、社区工会等社工自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工自我管理能力。采取更有亲和力的方式,加强广大社工的交流,提高社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建立一种和谐自由的组织空间,重视社工需要的满足和积极性的发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逐步建设属于社工自己的组织文化。总之,随着北京市对社会工作的关注力度日益加大,社工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其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关注社工思想状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旨意识和职业观念、有针对性的加强社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社区各种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