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的日益浓厚以及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地域性差别;高等院校都在探索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一方面,地方政府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上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也做出积极的改革。石河子大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缺乏校级层面整合共享的载体和平台,学科综合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影响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此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大瓶颈。
1目前石河子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石河子大学依托学科竞赛和专业实训已建立数据建模、ACM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三个创新创业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以大赛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提升,但由于各实验室仅注重专业实践教育的纵向延伸,缺乏横向融通机制,后期提升乏力,很难适应国家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平台支撑,资源整合能力弱。学校的专业教育受制于学校办学条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或多或少存在学科、院系以及校内外之间的壁垒,文理渗透、学科互补、资源共享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学校缺乏导向性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学业兴趣、自我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热情受到束缚。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在授课方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授课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索知识的动力,虽然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聘请校外专家、寻求校企合作等方式,但受制于授课时间和授课形式的限制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3)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条件不足。石河子大学地处西部地区,创新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可获取的资源有限,因而目前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案例讨论、分析为主,没能深入科研项目、生产活动一线,使创新创业教育与本地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因此关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多浮于表面,没能落到实处。
(4)教学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形势要求。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理论基础培养为主,实践能力培养为辅,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考核办法上缺乏相应的依据,同时对于参与创新创业的指导教师绩效考核、工作量计算上也没有政策支持,未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5)培养路径单一。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托于专业领域的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训计划”项目,专业覆盖面较窄、缺乏人才长线培养机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训计划”项目未能充分借助社会资源拓宽项目研究的渠道,项目的社会效益未能显现出来。
(6)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缺乏有效的宣传。创新创业的氛围还没有对教师、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力,很多师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体系内,对知识价值转换为社会价值的前景认识不足,导致教师、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起来。
2对石河子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的建议
(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实践,通过成立校级层面的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搭建校内整合和共享的平台,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和联系,积极探索与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新的育人机制,并且努力促进大学在新经济中占据中心地位,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从而全面推动此项教育的深入改革。
(2)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教学、财务、人事、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平台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全面促进与地方各行企业的合作对接,对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促进落实。利用所有资源给大学生建立教育基金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对教师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评价,建立更优质的师资培训体系,出台鼓励和支持教师到校外单位挂职锻炼、交流访学,参与社会行业创新创业实践的实施细则和具体补贴办法,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校内外创业导师教学资源共享,开展创业导师与创业学生对接活动,并将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和创业项目等计入教师考核相应工作量。
(4)探索教育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训练等活动认定为课程学习。将创业实践与创业项目作为学生考核、评价重要绩点。实施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经批准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的制度。
(5)实施新的教育改革试点。依据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条件,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贯通本科以及研究生人才培养资源,重点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6)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新的教育氛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自主创业以及在创新基础上创业的良好校园氛围。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宽容失败的环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活动,重点讲解国家、自治区、兵团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办企业的各种优惠措施,进一步扩大就业创业政策的普及面,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的观念。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掘树立大学生开拓进取的创业典型,弘扬其正能量,使其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论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肩负着人才培养、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把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搭建校级创新创业平台具有延展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渠道,实现人才培养的长线孵化机制。地方高校在此教育中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与当地的特色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9-12
[2]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26-31
[3]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4]贾永堂,崔波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根本转变[J].现代大学教育,2014(1):106-110
[基金项目]2015年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TOPCARES-CDIO理念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KG—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