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教学方略
作者:未知摘要:五年级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由研究平面图形过渡到研究立体图形,是从直观感受到认识图形特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模型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要扎实的知识基础,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动手做模型、动手摆几何体、小组交流中逐渐认识图形,在习题中让学生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关键词:以身作则;空间想象力培养做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直观感受为主。但是到了五年级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由研究平面图形过渡到研究立体图形,这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同时从直观感受到认识图形特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模型,这也是学习上的一次深化。作为老师那就要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去教学,让学生很顺利的完成本次过渡。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俗话说:“要给孩子一勺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当我刚翻着看长方体的认识时感觉很简单,不就认识长方体吗?学生们一年级时就已经认识长方体的图了,何况已经到五年级了。可是当我备课时发现并没那么简单,什么是点、面、棱?长、宽高怎么规定的?怎样的棱才是长、宽、高?棱按长短可以分成几组?按长、宽、高可以分成几组……一下子我觉得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以前觉得不需要解释的必然的问题,现在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解释,怎么办?
于是我在上长方体(一)和(二)这两章时都是提前两三周备课,对自己不懂的,自己解释不清的地方就去问别人,或者去网上看教学视频,突然觉得自己的知识是那么的匮乏,以前带初中时都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我就像一个待考的学生一样去恶补这块内容,让自己对这块内容弄的清清楚楚的,例如提到?L、宽、高要知道只与棱所处位置有关与棱的长短无关,在一个长方体几何图中横的棱是长,斜的棱是宽,竖的棱是高;提到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马上会出现好多种方法①长×宽×高②底面积×高③横截面×长④前面×宽,本质就是把处在不同位置的三条棱乘起来只是长乘宽等于底面积,所以体积也可以说是底面积乘高,以此类推即可。
这样之后我走上讲台才有底气,虽说学习内容简单,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不可控的,什么难度、高度的有,这时只有我们老师把知识弄得清清楚楚才能游刃有余的、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二、让学生在做学具的过程中构建立体图形模型
一年级时学生已经能够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部特征,即形状特征,而五年级要进一步认识的是长方体的内部特征。这就意味着一次思维认识的飞跃,从直观感受上升到了对立体图形特点的认识。
为此,我在每节课教学之前要求学生亲自去做学具,刚开始每节课前我都让几个学生讲讲自己是怎么做的,如果学生是用六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体,我立马借此机会问学生:“从他做长方体的方法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长方体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的学生用展开图的方式做,其它学生听了后就很佩服。“实际呀,我们在后面就要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到时你们也会这样做,有兴趣的可以晚上回家研究一下,也这样做一个长方体。”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而且不光调动了他们做学具的兴趣更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也会对学具做的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带现成的盒子的学生说:“希望你明天带来的学具和它一样好!”
“以身作则”一直以来是我信奉的教育理念,所以每节课的学具是学生亲自动手做的,教具也是我动手做的,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做学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必须要做会做的事情。
三、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构建立体图形模型
在长方体的认识中,让学生带一个长方体再带一个长方体框架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去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棱,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体积单位中让学生做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用课件演示了棱长1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对这些空间的大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体积单位的换算中课前我让每个学生都做了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于是课前导入时我就问:“如果用我们大家手中的正方体摆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够吗?”学生的回答各不一样,课上我先让学生用1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会1000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为1立方分米,接着全班学生和我一块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去摆棱长1米的正方体突然大家的感受就是1立方米原来这么大啊!我们全班准备的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远远不够。在有趣的测量中让学生从自家带石头,只要大小适中上课我们都可以帮你测,在学生好奇心的促使下他们在课堂实验中非常认真,实验也做的很成功,本来一个难点的知识就这样给攻克了。
由此可见,在图形的学习中只有学生自己动手了,他才能有很深刻的印象,才能让形象思维很好的转变为抽象思维。
四、在习题讲解中注重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参上说:“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不画出它的展开图,但头脑中不能不想象、不呈现这张图,并根据这张图寻找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各种思路和合理、简捷的途径,体会几何直观在学习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想象力,特别是空间想象力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刚开始学生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不能把面与棱对应起来。例如求一个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告诉长宽高后如果有图学生的准确率很高,但是没图时,学生做的答案五花八门,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上面=长×宽,这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几何图形,标出对应的长宽高去思考。熟练之后遇到需要立体图形的题,我都选择先讲,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立体图形,然后自己把自己想的画出来,最后再跟老师的图订正,这样多次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做题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即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几何体的系统学习是五年级才开始的,学生的认知是从感知开始的,学习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做学具,自己做实验,自己根据题意画图,最终完成了认知上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2002年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2007年
[4]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用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