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像划过天空的彗星,虽然留下了一抹光亮,可是转瞬即逝。
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自身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仅2.9年,每年大约都有近百万的中小企业倒闭[1]。CHINAHRKE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数的九成。《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2]。以上数据表明了:我国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它们的生命周期极其短暂,重复走着“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倒闭”之路。
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对中小企业寿命短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求一个广泛适用的解决办法。但是,最适用的方法取决于特定条件下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找出特定情境下影响企业寿命的具体因素,考察哪些具体因素在组织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了消极影响,哪些措施有利于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这比追求一个广泛适用的解决方法更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企业家的特定情境下,以领导特质理论为基础,结合领导的科学与艺术,综合探究企业家领导素质对于中小企业寿命的影响机理。
一、企业家领导素质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
企业家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领导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绩效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日常运行的成败。
(一)有利于实现最优决策
对于企业来说,决策是管理企业中最重要、最困难、最花精力和最冒险的环节,它是对决策者的经验、性格、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考察。赫伯特·A.西蒙的行为决策理论提出了“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即决策者只具备不完全和不完整的信息,并受到有界理性的限制,在决策中倾向满足或满意,做出的决策不会像一般假设那样能够与企业的利益完全一致[3]。因此,中小企业家作为主要决策者,具备的综合素质水平越高,为企业做出的决策就愈加符合企业的利益。
(二)有利于建设高效的组织
中小企业是一个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组织。它的各个部分和各种活动都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们简单地相加或堆砌并不能构成一个高效运转的企业。而中小企业家作为这个组织的领导者有责任对各种资源、力量、部门人员进行协调和整合。具备较高的领导素质能通过自己的领导,减少企业活动中的资源浪费,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到经济合理,从而形成一个精干高效、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
(三)有利于规避一定的企业发展风险
中小企业家基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风险企业家。即中小企业家要独立承担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绝大部分乃至全部风险。而具备较高领导素质的中小企业家可以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有效的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使中小企业收获最大的利益,面对最小的风险,实现一定程度上企业发展风险的有效规避。
二、中小企业家的领导素质缺陷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核心,其素质关乎在企业管理中领导活动的有效性,基本领导者素质有缺陷的企业家,不能够恰当充分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导致领导绩效不足、企业的寿命短暂。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家的素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现代管理能力不足
现代中小企业管理者缺乏综合发挥群体性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与能力。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作为一个组织的权力集中者,基于人性对于权力的渴望和他们自身的素质的限制,他们是排斥他人的管理,导致企业大权过于集中在领导者手中,但是人力有时穷,在管理宽度的限制下,中小企业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从而在一定情况下造成管理无序,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低,难以发挥群体性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二)领导者道德素养缺失
汉普登在《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中明言:财富创造是一种道德行为。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不少企业家的精神思想愈加趋向金钱至上。为了获得巨额利润,不择手段地进行虚假宣传,产品造假。这实质是拿长远的企业利益换取不正当的短期收益,是在透支企业的生命力。而且,企业通过各种不正当的盈利方式来攫取丰厚利润会把中国的市场搅得一塌糊涂。导致市场对具有品牌名声的大企业产品都产生怀疑态度,这让本来竞争力就不高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所以,企业家道德素养的缺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潜力从根源上就被限制。
(三)领导手段的运用不娴熟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动性资源。而中小企业基本人员的构成大部分是不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基本劳动力,他们对于企业来说就是通过简单地付出劳动力来换取规定好的经济利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甚至存在矛盾,整个组织根本没有发展的活力。尽管每个人都会有更高的利益诉求,但是不会运用领导手段的领导者是不能够充分调动组织全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这样的没有活力的组织,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不可否认,其他诸如资金、政策、市场环境等要素确实是影响企业寿命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企业家具有较高的领导素质的前提下,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三、延长中小企业寿命的路径分析
在当前愈加完善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有多高。现代社会的中小企业家应做到:
(一)培养与时俱进的管理能力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因此,管理行为应该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这对于中小企业家来说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不断地改进企业的管理方式。而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员工的基础需要已经获得满足,想要改变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就要意识到伴随着员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基本需要的满足,建立在泰罗“科学管理”上,认为组织成员所起的作用与机器、材料等物质资本的作用没有分别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员工作为企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都应该在企业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
V.费鲁姆(VictorVroom)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4]。根据这一理论员工对于工作的态度主要有三个因素:
努力(需要付出多大努力以及自己能否达到某一水平)→绩效(达到了这一水平会有什么个人利益)→奖赏(利益对于个人的吸引程度)
所以,中小企业家可以以“利益”为核心,按照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使用激励手段,从而充分发挥群体性人力资源。激励手段可以分为“给予利益”和“限制利益”。给予利益方面,企业家要正确评价员工工作成果,按照合情合理的原则给予员工物质报酬,精神奖赏,满足其生活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限制利益方面,企业家要对员工的违规行为、无效行为做出一定的反应来引导员工做出正确有效的行为。
中小企业家只有具备相应的现代管理能力,才能够综合发挥群体性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打造活化性[5]企业,实现组织目标。
(二)提高领导者的道德素养
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无论是在社会,企业还是个人身上,都存在两种动力,一种是谋利或经济活动的“最强动力”,一种是道德的“最好的动力”。企业管理的目的和境界就是在于将这两种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
简单地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就是取得经济利益,这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若企业家没有良好的伦理形象和道德名声,就会引起社会负面评论,使企业遭受道德风险的困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强的动力”。因而“最好的动力”应该与“最强的动力”相辅相成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带动企业的发展。而且提高道德素养并不意味着企业会减少既得的经济利益。相反,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活动的成本(比如形成企业品牌价值),使企业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所以,企业家需要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站在相关利害者的角度,建立道德守则,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自觉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企业家要提高把握人性的能力
都说“商人逐利”,然而无论是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阶段还是封建主义时代,这句话不应单单用来形容商人,而是可以用来形容整个社会。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众多利害相关方共享的利益载体[6],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Ansoff)适时提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就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简单来说,就是在于对人性的把握,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通过平衡诸多利益方,来取得发展,获得生存空间。这推广到中小企业也一样适用,中小企业家不能仅仅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制定规划,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比如:员工、客户、材料商等与自身组织存在利益相关性的各种利益主体。企业家在组织利益分配中,要做到充分考虑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恰当运用部分既得利益平衡各方的利益。用利益捆绑的方式将企业与消费者、合作者、乃至整个社会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具备广泛的发展基础。
关于中小企业寿命问题的研究有诸多不同的角度。本文以企业家为切入点,从企业家领导素质的角度,探求解决中小企业寿命短暂的方法,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内外部环境,有什么样的发展优势、发展前景,中小企业家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素质才是最先、最应该考虑的影响企业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一定的领导素质,再好的生存发展条件也经不起没有领导素质的企业家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