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与苏浙沪对接路径研究_工商管理

时间:2020-09-0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引言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是安徽省唯一和江苏、浙江两省接壤的城市,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后发地区,在经济上与苏浙沪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而最大的差距和短板是创新。当前安徽省宣城市正在开展“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和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这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从宣城实际出发,顺应发展大势做出的重大决策。要学习对接苏浙沪,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具体来说,要着力在理念、实践、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推进创新,只有紧紧抓住创新,才能发挥后发优势,有效对接苏浙沪,实现新发展。

二、宣城落后苏浙沪发达地区的原因分析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是安徽省唯一和江苏、浙江两省接壤的城市,地处皖苏浙三省交汇区域,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宣城历史上与苏浙沪有着紧密的联系。2001年撤地建市后,率先提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发展战略,主动对接苏浙沪,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宣城、湖州、无锡、常州四市GDP比较

以上数据根据2000年、2016年全国统计年报整理

从上表可见,2000年湖州、无锡、常州市的GDP分别是宣城市的2.36、7.48、3.74倍,人均GDP分别是2.53、4.73、3.02倍;2016年湖州、无锡、常州市GDP分别是宣城市的2.14、8.77、5.50倍,人均GDP分别是1.86、3.49、3.03倍。宣城市与苏浙沪发达地区相比在经济上仍有很大的差距。而最大的差距是创新,主要表现在:

一是理念创新不快。苏浙沪解放思想永不停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宣城人小富即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只会盯着“一亩三分地”打转转:缺乏改革勇气,不敢闯不敢试,怕担风险,等着中央给政策、外地出经验,缺乏创新创业的本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工作一筹莫展,打不开新局面。

二是行动落实不力。苏浙沪善于抢抓机遇,用足用活政策,发展思路清晰,发展举措得力,发展成效显著。宣城在20世纪***十年代,没有抓住发展机遇,与苏浙沪的差距渐渐拉大。2001年撤地建市后,率先提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之后提出“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战略。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后,宣城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的机遇,制定实施意见,以此带动了全市的发展。如今正处在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四个特色之城”的进程中,但在执行中存在“中梗阻”,有的地方和干部不敢担当、畏首畏尾、推诿扯皮,以至于正确的发展战略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三是体制机制不优。苏浙沪的改革意识较强,有多项改革在全国领先。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三年多来,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服务业对外开放、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浙江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体制机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宣城不少方面的改革滞后,体制机制僵化,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快,办事效率低下,办事成本有增无减。

四是发展政策不活。苏浙沪是中央最早实行开放政策的省市,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宣城地处皖东南,是内陆地区,很少有中央优惠政策的支持。直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后,宣城和安徽其他市一样享受到优惠政策。从宣城自身来说,习惯于当“二传手”,上传下达,出台的文件、制定的政策,往往是照抄照搬的多,结合市情不够,以至于外地的资本及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本地的资本和人才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是发展环境不浓。苏浙沪的发展环境比宣城优越,有利于吸引国外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宣城的发展环境虽比过去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法治环境看,宣城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依法保护各类财产权和知识产权做得不够,未能形成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法治环境;从政策环境看,未能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政策体系,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从市场环境看,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存在“弹簧门”“玻璃门”的问题,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屡禁不止,未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文化环境看,没有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缺乏创新创业的激情和闯劲。

三、宣城有效对接苏浙沪的路径

(一)在理念上创新

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决破除思想桎梏,牢固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苏浙沪为参照系,全面审视、自觉对标,着力破除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障碍,着力解决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突出问题,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宣城发展。一是破除陈旧观念,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当前宣城市既面临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要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二是破除传统思维定式,创新工作方法。要坚决破除过去习惯的那种照搬照抄、开会发文、发号施令的老思维、老套路、老办法,全方位创新理念,全视角开拓思路,学会用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三是破除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消极状态,牢固树立强烈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于作为,使担当负责成为干部作风的新常态,弘扬宣城“三自三争”的拼搏精神。四是破除“光说不做、做而不实”的漂浮作风,树立求真务实,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尽责、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改善政务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二)在实践上创新

遵循五大发展理念,结合宣城实际,制订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使创新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在创新发展行动上,下好创新“先手棋”,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加速实施全面创新,优化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短板,力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一批成果。实施重大创新项目,聚焦汽车和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加快建设创新基地和平台,支持宣州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安徽工业大学宣城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宣城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宣城创新创业,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到宣城转移转化。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宣城行动方案,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高水平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二是在协调发展行动上,统筹城乡、壮大本级、做特县域,形成中心城市与县城功能互补、分工明确、联系密切的有机整体,提升市域发展整体效能。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坚持产城融合、市区一体、联动发展,加快宣城和宣州经开区建设,加快敬亭山旅游度假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发展,积极推进文教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央商务集聚区、高铁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县市区经济增速在全省位次稳步提升。三是在绿色发展行动上,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泾旌绩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产业走廊,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宣城样板。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强重点领域污染整治和土壤环境、“三江一湖”流域水环境治理,让宣城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四是在开放发展行动上,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全面学习对接苏浙沪,努力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构建大通道,加快交通网络和枢纽节点建设,建成商合杭铁路宣城段、杭黄铁路绩溪段,完成皖赣铁路芜宣段扩能改造,开工建设宣城至绩溪、宣城至镇江铁路,打造区域铁路枢纽。实施公路建设“五大工程”,建成芜宣机场和泾县通用机场,发展民用航空。提升大平台,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转型升级。实现大通关,深化关检“三个一”合作,建立高效便捷的通关制度。推动大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交流,推进与沪苏浙产业发展融合对接,加快形成与之产业互补协调发展格局。五是在共享发展行动上,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增加居民收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项目带动、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八项行动,确保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村全体出列。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三)在体制上创新

学习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全面推行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证照合一”覆盖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试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形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各种证明和手续,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重点推进实施审批服务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只说“Yes”不说“No”。窗口工作人员对于申请人提出的需求、诉求,特别是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不明确的申请,不能简单直接地说“不行”,其行使否决权必须得到批准,并给申请人以合理解释和引导。具体要求审批服务窗口:一是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情况,不设路障设路标;二是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况,不打回票打清单;三是对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不给否决给路径。

(四)在政策上创新

贯彻落实好宣城市政府《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办法》。一是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创新导向、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机制、支持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二是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扩大高校院所自主权、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清除创新创业障碍、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实行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下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管理办法、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四是造就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畅通人才双向流动通道、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和支持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五是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争先进位、完善创业载体建设推进机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六是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和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加快创新型企业上市步伐。

(五)在环境上创新

一是优化法治环境。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紧紧围绕科技创新战略,制定和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强化法律职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幅度提升自身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加大科技执法力度,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推动科技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法治环境,保障科技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只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必须重视政策环境的配套,充分发挥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政策体系。把促进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加大力度确保科技创新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优化市场环境。配合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等结构调整工作,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加快淘汰劣质企业,建立“僵尸企业”退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为优秀企业发展腾出市场空间。完善企业监管和服务。围绕让企业交易更便捷、让市场交易更安全、让经济运行更高效的改革目标,完善以企业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提高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四是优化文化环境。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环境,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宣传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选择好制定政策的文化切入点,鼓励宣传文化创新,将科技创新文化融会到科技创新宣传活动、产业发展、社会网络、个人素质等方面。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让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提升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创新活力,保持创新势头,形成创新成果。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韩军.在全市“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

对接苏浙沪”暨观念更新学习讨论

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2016-11

-08.

[2]张冬云.政府工作报告[N].宣城日报,

2017-01-1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安徽省宣城市社科类调研课题(xcsklkt201715)。

作者简介:王成吉(1955-),男,安徽泾县人,原副校长,调研员,副教授,在职研究生,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