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盈余管理的分析与控制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正确认识盈余管理能够使推动盈余管理研究深化、全面化和科学化,这也是其前提和基础。盈余管理行为不同于会计作假行为,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也开始日益凸显。盈余管理研究就长期而言,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治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分析防范措施
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在会计准则体系内进行的合法行为。其中,盈余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或其他会计信息,盈余管理目的是追求个人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实际上最大化经济价值的实现需要最优的决策,因此现实中很难达到。
一、盈余管理分析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无法完全解决契约和沟通摩擦的问题是可以预见的。同时盈余管理的存在要有特定的环境以及条件背景。特别是在交流信息方面,代理人永会保留一些私人的信息,而这些私人信息可能永远不会被其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是委托人所知晓。原因是成本效益的原则和国家规定的法律都不允许如此作为。再加上技术层面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盈余管理将会不会停止,除非市场经济体系不复存在,否则通过人为干预和法律法规是不能完全将其消除的。对此,广大社会、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们和委托人不应对其放任自由,也不能完全杜绝。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适度化能为企业取得经营和财务的弹性空间,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增强广大投资者对企业持续发展的信心。但是,盈余管理过度将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首当其冲是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再者会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资源配置,还会干扰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因此,在盈余管理的问题上,应当采取适合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其不良影响。
(一)经营管理层的自身盈利动机
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多方面,首先是来自管理者的自身盈利动机。首先,在当今许多的国内外企业都开始实行绩效激励机制,将企业员工的奖金和工资与企业的业绩相挂钩,而企业的业绩通常是通过计算财务指标反映出来的,获得这些指标的基础都是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告,这就会驱使管理者通过对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来提高企业的财务报表业绩,使得管理者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认可从而提高收入。另一方面,管理者为了保护或者提高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往往会更加努力的工作,这也会增加一定的概率让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
(二)企业筹资和纳税方面的动机
再者是企业筹资和纳税方面的动机。企业筹资和纳税方面的动机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逐步改革,金融机构为了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贷款的安全性始终摆放在第一位。在为当企业需要贷款时,银行就会要求企业提供一份完整、真实、准确的审计报告。而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则要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评定该企业的业绩和经营的效率,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定。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时,急于获得贷款,相当一部分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只能编制一份“美化”的财务报告,以应付企业自身的现金短缺危机。
三、加强盈余管理防范制度
经过以上的各点分析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这种现象虽然不是很好,还有可能损坏企业的利益,还它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在日常管理中也不能绝对的否定,应该制定合理完善的政策来引导实施。
在我国,企业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存在往往只是表象。独立董事对企业的董事会具有监督和评价的牵制作用,但大多数的独立董事往往只有挂名而无实际上的监督。
(一)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收购,以加强市场管理,市场开发部经理大力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外部,在企业内部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有效制衡之间的机制,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合同根据李律师关系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的规定,提高了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对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成立,负责企业融资活动的审计和监督,是负责任命和交换会计师,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遏制和监督机制。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在一个特定的会计处理某些对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后果和影响环境的了解,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操纵,并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商界领袖和会计人员必须严格依法惩处。
(二)强化注册会计师监管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通常会通过中介机构使自身企业的盈余管理合法化。但是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由于自己原因以及许多外在因素,可能无法真实全面的反应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基于这种情况,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的现象也无法被杜绝。并且在许多的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大多数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对此,应该注重对审计行业的监管和自律,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原则和监管队伍,提高整个行业的自律性和权威性。同时,上市公司对事务所的聘任也应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此外,外界也应该运用好自身权利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监督,对关于执业质量问题的举报,要认真调查核实。一味地对盈余管理进行强制性管制往往会适得其反。了解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各个方面上分析盈余管理行为,对制定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盈余管理治理不仅对于公司是一个难题,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它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常的盈余管理能够使企业经营正常,并保持可持续的发展。盈余管理正常化的目的应该是合乎道德的,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也应该是合法的。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必然造成会计,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所以,只有先改进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并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诱因,才能更好地应对盈余管理可能出现的弊端。健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减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还应注重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加强盈余管理的内外部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萍,吴夫娟.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一个新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2,(3):19-21.
[2]周冬华.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251(19):81-82.
[盈余管理的分析与控制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
2.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分析论文
3.战略管理的论文
4.关于城市管理的论文
5.关于合同管理的论文
6.员工绩效管理的论文
7.质量管理的论文
8.存货管理的论文
9.有关土地管理的论文
10.城市社区管理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