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内容摘要]本文从传统理论与现实状况两方面分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金融现象——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本文以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失灵题目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及现实的变迁,这些解释不充分。当代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题目主要来自于贬值陷阱及国际游资冲击。本文指出,国际收支逆差国企图只通过货币贬值策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建议,国际收支逆差国应尽量放弃通货贬值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一、题目的提出
汇率工具常用于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各国政府都希看使用汇率工具使失衡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特别是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多使用本币贬值的策略,希看通过本币的贬值,一方面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增强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增加出口额,另一方面,进步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本币价格,降低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减少进口。总之,通过本币汇率的下调扩大出口,缩减进口,使贸易收支以至国际收支逆差缩小,恢复平衡,甚至出现顺差。
然而,本来应该顺理成章的事情,具体操纵起来,却发现往往事与愿违。本币的贬值并没有及时或者根本没有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甚至恶化国际收支。加大了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
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现象历来就存在,但近年显得尤为突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国的货币贬值均在30%—70%之间,贬值幅度之大实属罕见。然而,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却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土耳其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严重贬值,但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改善效应却不明显。与此相反,中国顶住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冲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还稳中有升,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却一年好过一年,外汇储备连年增长,从1997年底的不足140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底超过2500亿美元。汇率贬值效应为什么失灵,人民币不贬值国际收支盈余反倒增加,这一题目值得大家认真探讨。
二、传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失灵题目的解释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作为国际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消除失衡的调节措施等题目。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历来得到经济学家广泛而深进的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探讨国际收支从失衡恢复到平衡的条件,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题目的政策主张,其中以弹性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吸收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最具代表性。
尽管各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大多没有专门探讨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题目,但各种不同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运用本币贬值措施改善国际收支均探讨了应具备的条件,或条件条件或假设条件,当这些假设不成立或条件不满足时,其结论便会出现偏差,也就是“失灵”题目。对当代货币贬值调节国际收支效应失灵题目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这些假设不成立或条件不满足,作为解释变量能解释一些失灵题目发生发展的原因。
(一)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琼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