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学模式逐渐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防治,还要求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这就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医务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其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效果的社会工作者[1]。打破传统医疗服务模式,适时引入志愿服务,志愿行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先导及必要的历史过程[2]。志愿者(volunteer)也称作“义工”,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3]。二者服务对象是一致的,但志愿者往往是凭一腔热情和爱心自发的做好事,医务社工却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帮助,也就是说志愿者是“授人以鱼”,医务社工是“授之以渔”。随着医院志愿服务在医院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志愿服务形式化、盲目性、短期性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社会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一、“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的实践在医院志愿服务中探索“医务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志愿服务的大众化充分结合,形成有效的、系统的、长效的医院志愿服务制度,保证医务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医院2011年成立社工部以来,本着“始于需求终于满意”的理念,由专职社工人员将社会工作引入到医院体系中,开始了医院“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一)宣传和招募医务社工通过内网、院报、电视等做好宣传,传播和推广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努力吸引全社会的爱心人士。我院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5年中,分别和3家大专院校、老年大学及5个公益团队建立共建合作协议,为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到现在为止医院已有近2700位志愿者,服务时间已达27300多小时。且这些数字每天都在增长。(二)规范管理做好志愿者注册、管理、服务记录工作,与市志愿者管理平台同步,及时更新志愿者服务信息,志愿者可以上网从市志愿者服务平台上查到自己的服务记录。今年在市文明办更新推出志愿汇软件管理系统后,我院更是及时更新管理版本,使志愿者的公益时间得到同步更新,使其付出得到社会的认可。(三)培训提高开展志愿者培训必不可少。做志愿者的人都不缺乏爱心,但有时光有爱心也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医院里,面对的是一些正在生病的人,他们可能可能会比平时更挑剔,因此作为医务志愿者需要掌握一些医疗常识和心理常识。社工部依托医院强大的医疗背景,组织志愿者开展有关消毒隔离、急救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抗菌药物使用及输液的危害性等一系列的讲座,提高志愿者的医学常识,同时也为志愿者开展各种活动,如:志愿者运动会、读书会、沟通会等,以提高志愿者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四)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医院要针对服务弱点引领志愿者为病员服务,如:维持排队秩序、解释就诊流程、指引科室位置、协助打印化验单等非专业性工作;为长期住院的病员联系志愿者开展病房陪伴活动,如:陪病员下棋、聊天、读报、讲故事等;为有心理困扰的病员联系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做好心理疏导和陪伴,通过志愿者的点滴行动奉献爱心、传递温情,以弥补医院在服务上的不足,改善医疗服务,现该院门诊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医院服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社工部也积极和社区联系,下社区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普及居民医学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志愿者还要了解社区病患需求,为行动不便的居民组织进家庭探访、义诊等。(五)因材施用医院应根据志愿者的来源、自身特点及目的安排不同的志愿服务,如,来自社会的人士及非医疗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他们做志愿者的目的是为了献爱心,社工为他们安排的岗位以门诊导医为主;来自医疗专业的学生,他们除了献爱心外还带有学习的目的,社工在为他们安排岗位时会更倾向于他们的专业类岗位,如:急诊室、输液室等,使医学生更早地接触工作环境;而对于有医疗特长的志愿者,则组织到医院、学校和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咨询、义诊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目前该院此类活动累计达252场次,受益人数达10000多人次,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六)第三方评价和监督医务社工志愿者作为医院的第三方,每月要对医院的住院病人、门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医院的服务质量、倾听病人对医院的需求。医院也要定期和志愿者交流,了解志愿者在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及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觉得医院存在的不足。(七)爱心救助医务社工通过每周下病房的模式,了解病员情况,同时加强和医护人员的沟通,及时发现病员的需求。为面临放弃治疗的新生儿发动募捐,解决其医疗费用问题;为特困病患联系社会资源,实施有效援助,如:为白血病儿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乳腺癌患者等符合条件者申请红十字爱心病房善款。(八)打造专业品牌医务社工根据医院专科特色,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在市民政部门申请“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在市文明办申报了“爱在身边”的志愿服务项目,并以项目的方式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同时还聘请专业的社工督导开展了以个案、小组等工作模式,带领志愿者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九)保障、培训和激励近年来,医院为志愿者提供了人身意外险;每年度开展志愿者交流、座谈、联谊会等活动并依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授予优秀志愿者团队、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同时对服务时间达到星级标准的志愿者提供相应激励回馈。四年来共对4个志愿者团队、17名优秀志愿者骨干及56名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对服务时间达到星级标准的65名志愿者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激励回馈,如电话卡、公交卡及免费的体检活动。二、“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的体会2009年的4月公布的医改方案,确立了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的办医方向,这也为医务社工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环境。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在助医、健康宣教、文明倡导、心理关爱、缓解医患矛盾、节约人力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以医院内部人员医务社工为主导,以志愿者为主体开展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即符合医院的自身特点,同时也结合社会、患者的现实需求。(一)志愿服务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是支撑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体现着医院的公益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髓[5]。志愿者服务是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医院里推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消除了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有效缓解门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了服务的各个层面。建立一种和谐的就医氛围,增加了医院的人文关怀,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质。(二)志愿者是医务社工开展工作的保障医务社工是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者,而志愿者是医务社工开展服务时可以用的一个重要资源[6]。医务社工通过联系公益团队一起做公益,扩大了医院声誉的影响力。医院和大专院校签订院校共建协议,成立志愿者团队,为医院创建了支持性网络。另外志愿者为病人提供志愿服务也为医院服务提供了重要补充。三、思考虽然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在医院已经开展并运行了一段时间,但笔者认为在志愿者人员组成上还不够多元化,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时间与实际需求不同步;开展志愿服务形式仅限于义诊、健康讲座、门诊导诊和病房探访等。但实际医务社会工作并不完全局限于此,完全可以从医学人文的角度拓宽志愿服务的领域,这就要求医务社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更系统专业地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参考文献:[1]王思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1(1).[2]许廉,朱建民,赵桂绒,陶慧佳.构建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联运模式[J].中国医院.2014,18(6).[3]刘晓芳.志愿者在晚期肿瘤适度治疗中的重要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4,35(5).[4]许朝晖,罗轶玮.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在医院服务管理中作用的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34(3).[5]陈敏.大型公立医院人文门诊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15,19(11).[6]孙振军,杜勤.对于医务社工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中的角色探讨[J].中国医院,20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