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的应用浅探

时间:2021-06-15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自1988年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史蒂文·安德森(StevenR.Anderson)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以下简称“ABC法”)后,ABC法便逐渐成为管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热点。ABC法最先在制造业兴起。由于商业银行也具有实施ABC法的条件,因而很多国外的商业银行早已开始实施ABC法这种先进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目前我国多家商业银行也已开始实施ABC法。
ABC法在商业银行的实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ABC法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影响其在商业银行的成功实施。首先,在ABC法的实施过程中,作业、作业成本动因和资源成本动因等一系列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直接关系ABC法实施的成败。但是,由于收集这些数据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面谈、发放调查表、召开讨论会等比较主观的方式,因而往往无法收集到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基础数据,从而影响ABC法的实施效果。其次,在日常ABC法的核算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并不容易整齐划一,因而在确定作业的时候,需要将作业流程中的每一个变化都确定为一个作业,导致ABC法的核算过于复杂,反而不利于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针对传统ABC法的弊病,ABC法的创始人卡普兰和安德森又创建了一种新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Activity-basedCosting)。这种新的作业成本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商业银行应用作业成本法时遇到的问题。
一、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区别
一是核算步骤不同。传统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是:按照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至作业和作业成本库;然后将作业成本按照作业成本动因分配至产品或客户,计算出产品或客户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是根据单位时间产能成本(Costpertimeunitofcapacity)和作业单位时间数(Unittimesofactivity)估计成本动因分配率(Cost-driverrate);然后根据成本动因率及产品或客户耗用的作业数量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或客户,计算出产品或客户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按照新的作业成本法,管理人员可直接估计每项事务、每个产品或客户所花费的资源,而不是先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分摊到各项作业上。实际上,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是将传统作业成本法中的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进行了统一,用时间作为统一的度量工具,对成本进行分摊。
二是应对复杂运营的解决方式不同。在传统的作业成本分析中存在着一个将问题简单化的重要假设:某一特定类型的所有订单或者所有事务处理均毫无差异,在处理时所需要的时间都一样。当面对复杂运营所带来的问题时,管理人员不得不将流程的每一变化都作为一种特殊的作业来处理,以便记录下不同事务处理活动所需的时间。
而在时间驱动作业成本分析中,以上假设被抛开,嵌入了一些计算时间的等式来解决复杂运营所带来的问题,从而能够反映出订单和企业活动的不同特点所导致的处理时间差异,简化了数据估测过程,能够提供相当于原模型准确度高得多的成本分析。
二、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的核算步骤
第一,确定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单位时间产能成本是指单位时间所投入的资源能力的成本。确定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就要计算资源成本总额和总工作时间。在商业银行中,各项成本费用都归并在营业费用这一账户中,营业费用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资源成本库,商业银行营业费用账户各明细账户余额之和就是资源成本总额。
确定总工作时间实质上是确定总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就是员工的所有可利用的时间。商业银行法定工作时间是8小时,但是,员工不会时时都处于工作状态,他们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休息,因而在计算总工作时间时,需要对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调查,将员工用于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估算,而后乘以员工人数和工作天数,就可以计算出总工作时间了。如某支行有10人,1月份工作22天(假设周六、周日不上班),每位员工1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360分钟,则该支行1月份的有效工作时间为79200(360×10×22)分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