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长促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生产,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党和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必须针对实际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促进收益分配体系不断的完善,实现各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均衡。这样既能够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发展。
一、完善农村收益分配体系的重要性
(一)影响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
土地收益分配体系是土地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现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能够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生产关系的完善,由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若收益分配体系不能与生产力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不仅会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的均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合理的分配体系通过制度的变革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能够有效的均衡各方的利益,缓解利益分配矛盾,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宏观利用
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完善农村土地收入分配体系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宏观利用。土地属于很难再生的自然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加强宏观利用手段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格局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生产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分配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政府必须制定战略性计划,加强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宏观利用。
(四)保障粮食安全
从宏观角度来说,完善农村收益分配体系,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对耕地进行有效的保护,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的安全。
二、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现状
政府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政府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比如水利灌溉和道路交通建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通过政策、财政等多方面的扶持,来不断的降低农业生产发展的负担。但是在农村土地征收的增值收益方面,却存在严重的利益失衡现象,农民无权获得此部分的利益分配,《土地管理法》制定的补偿标准过低,农民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的利益损失较大。随着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在分配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此部分的增值收益基本上由政府进行垄断,通过相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土地出让金中征收补偿款仅占10%,除去土地开发管理的费用,政府基本上获取了土地出让金的75%。而随着农村土地征收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收益分配不均衡的状况会更加严重。此外,在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中,政府是土地的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政府进行土地管理的计划性还很强,在二级市场机制中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农村土地征收和使用的过程中,价格机制的缺乏现象还很严重,很难在其中发挥价格的机制作用,导致土地的价值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
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在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目前的分配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且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在土地进行流转之后,对农民的补偿不足,导致出现上访现象,影响当地的党群关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阻碍土地流转的现象,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在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格局之下,存在盲目开发利用土地的现象,即使在城市存量土地明显能够满足发展需求时,仍然征收大量的耕地,并将其转化成为非农用地,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它的浪费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关于调整农村土地收益的配套工作还不到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各项活动息息相关,在目前的分配体系中,土地资源的信息系统以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等相关的配套工作缺失也是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完善农村土地利益分配体系的措施
(一)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根本。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工作,明确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力,政府通过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充分考虑农民的真实意愿,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促进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能够得到均衡的分配。在农村土地征收和流转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推行土地股份制,将农民纳入增值收益的系统中来,缓解在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失衡问题。
(二)建立相关配套措施
1.建立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系统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方面的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建立农村土地资源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全面掌控,有利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使用和流转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量减少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盲目性。对于土地的经营者来说,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他们能够根据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利用,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大幅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收益分配格局的优化。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对于农村土地的征用,使得一部分的农村耕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这就导致了失地农民的产生,如何有效的保障这类人群的利益也是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于失业农民的技术培训,将这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中,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的收益以及社会稳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社会机制。
(三)规范政府土地管理行为
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出于利益或者政绩方面的考虑,还存在着管理操作不规范的行为。政府作为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地方政府自身也需不断的加强建设,提高土地管理的能力,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监察机构对政府的土地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制约,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禁止存在非法征用耕地现象的出现。其次,可在管理系统内部实行问责制度,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占用耕地或者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问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使各个主体的利益得以均衡分配。
(四)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为了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充分了解在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中的需求。首先应不断的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知识素养,有利于在农村形成利益表达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政府也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给予农民群众发言和表达的权利。从农民群众自身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农会组织,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这样能够充分发挥组织在利益表达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现状来说,传统的分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不断地探求相关措施,促进农村收益分配体系的完善,这需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来说,应不断地规范土地管理行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土地方针政策,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发展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创造条件。不断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益分配的均衡。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应具有表达利益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多种渠道保证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促进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彭海红.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与反思[J].农业经济,2012(7).
[2]刘忠,曹红冰.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制度现状与改革[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6).
[3]吴丽莉.村集体公有的农村土地所有权资产收益分配监督管理体系研究[J].财政监督,2011(23).
[4]任亚,任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例[J].长江丛刊,2016(11).
[5]朱艳丽.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13(6).
[6]潘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权利内容与风险防范[J].中州学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