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分析

时间:2021-02-1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本文主要以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若干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 结合当下网络消费的现状为主要依据, 从消费者的收入、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所处地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其目的在于加强网络营销水平, 为催动网络营销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行为

 

消费者心理分析论文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更, 使得互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 为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网络经济转变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 改变着社会大众的消费准则。基于此, 依据消费者实际需求制定营销策略十分重要, 其是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关键, 是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效益的基础。纵观我国网络经济发展, 能够发现网络店铺数量众多, 但交易量并不大, 甚至有诸多网络公司在负债运营等。导致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便是他们未对网络经济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未依据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变化而调整策略, 进而导致所获取的经济效益较小, 影响公司持续发展。本文就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展开全面分析, 具体如下。

 

  1 网络消费者的类型

 

  网络消费者分为三个类型, 即个人消费者、政府消费者以及企业消费者。

 

  1.1 个人消费者。

 

  其对电子商务的实际需求最为现实, 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市场。网络用户从初期的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已经逐渐转变为了家庭、企业商务活动。据相关调查表明, 有15%的网民通过互联网购物, 而网民大约有60%的人是大专学历或是大专以上的学历, 有约为50%的人从事的是管理性工作或是专业性工作。另据国内调查显示, 网民中男性的数量明显多于女性, 他们主要生活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传统消费者与网络消费者不管是在年龄、收入、教育程度, 还是职业、居住地区皆存在不同, 致使网络消费者存在特殊的消费行为与心理。

 

  1.2 企业消费者。

 

  其一, 商品流动企业。应用新兴科技手段展开营销, 可以有效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 减少运营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因准确、真实、系统的信息能够降低决策活动的失误率与风险, 因此商品流通企业展开电子商务的脚步逐渐加快。商品展示、货物存储、资料查询、信息反馈等服务皆能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进而为国内生产商与供货商提供完整的商品信息。其二, 商品生产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网络进行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市场调查等, 能够切实减少生产成本, 加强生产效益与工作效率。

 

  1.3 政府消费者。

 

  政府应用网络能够有效收集与供给宏观生产信息, 对商品生产进行及时调控。另外, 政府自身也是一个消费者, 若是政府购买依托网络进行, 不但成本低、效率高, 还公平公正。

 

  2 网络营销与消费的现状

 

  2.1 网络营销现状。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的营销模式, 到当前被诸多人效仿与认可, 只耗用了30年的时间, 网络营销模式便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并逐渐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营销体系, 尤其是软营销策略不仅得到了诸多学者认可, 还有企业人员的大力推广与实施。

 

  软营销策略, 主要基于电子商务网络为基础, 有效结合消费者心理与实际网络营销, 从企业层面入手,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模式, 以便满足消费者对服务与产品的实际需求, 促使更多消费者认可与接纳, 进而获取消费回报。软营销的实质便是依据消费者在网络营销之中的消费心理与实践展开的探究。

 

  2.2 网络消费现状。

 

  由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互联网已经深深融入到了社会公众的实际生活中, 就好比衣食住行一样, 由于网民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网络营销者历经20载的研究已经逐渐研究出一条发展之路, 使电子商务迈进了稳定期。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 2017上半年全民网购突破2.71万亿元, 消费额增长达66.5%, 相较于过去的两年, 增长了10倍之多, 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猛。随着网络市场的壮大, 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越发显着, 并且还会越来越难处理, 导致网络营销人员与电子商务人员越发无奈。

 

  3 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

 

  怎样让传统消费群体接受此种新型模式, 为当前网络营销体制最为头疼的问题。导致消费人员网络消费受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具体如下:

 

  3.1 从消费者层面分析

 

  第一, 消费者收入。个人收入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莫大联系, 收入多少对网络消费额有直接影响。个人每月收入不高于500元的, 一般都会采用网络消费方式, 还有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 上网消费的几率较小。而处于这二者之间的收入群体, 大约占据网络消费的70%。导致此种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中等收入的消费群易接触网络消费, 并因其收入水平不会有大量时间逛街消费, 从心理上更易接受网络消费这一模式, 而收入相对较低的消费群没有多余的钱支配, 高收入群喜欢受社会关注, 愿意到商场中购买名牌商品, 绝大多数都不认同此种隐性的消费模式。

 

  第二, 消费者年龄。网络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会因年龄改变而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 我国目前网络消费者的年龄比较单一, 大部分消费者的年龄都在18~30之间, 占据总人数80%左右, 而高于30岁的消费群体只有20%。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的收入水平会逐渐提高, 消费频率也会有所加大, 会尝试着购买一个高档商品, 不再拘泥于一些小额商品, 尤其是35~45岁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它的消费频率与消费额能够说达到了顶峰。

 

  第三, 消费者性别。因性别不同网络消费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尽管网民男性居多, 但是热衷消费的还是女性, 这主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消费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在网络上只会购买一些数码产品, 如游戏机等, 而女性大都会购买食品、家居、化妆品、箱包、衣服等有关商品。从消费冲动的层面看, 男性一般都是看上了便会购买, 而女性会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第四, 消费者职业。因消费者职业不同对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有直接影响。网络购物中有将近40%的消费者都是企业员工, 有20%左右的学生, 而其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便是大学生, 剩余的多半是公务员或是自由职业者。收入水平、职业稳定性、网络联系等皆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概率受影响。

 

  第五, 消费者受教程度。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多, 社会群众受教程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因网络购物要求消费群体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 而网络消费群体受教程度升高, 其中高于本科学历的消费者占据了70%左右。但随着网络消费的全面推广, 逐渐蔓延到了低学历人群。诸多学历不高的消费者日常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较少, 诸多操作相对比较困难, 所以会出现抗拒心理。而学历较高的消费者能够有效理解网络消费的具体要求, 知道哪些可以做, 哪些是应该拒绝的, 所以在网络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

 

  第六, 消费者所处区域。互联网的发展, 为社会公众搭建了无形桥梁, 因消费者所在地区不同, 经济实力也不有所不同, 网络设备、物流保障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皆会有所差异。相对而言还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高于经济发展中的地区, 当然, 这些地区同中小城市相比, 还是具备很高的网络消费能力的。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应用网络消费的群众在教育、收入等方面皆比普通地区消费者高, 更易接受网络消费此类的新兴事物, 消费额自然会不断升高。

 

  3.2 从店铺的层面分析

 

  第一, 以文化为中心的行为模式。人的动机构成会受限于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所选取的商品与生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文化具备较强的全球性与地方性。文化多元化产生的消费品位融入, 会使社会公众的理解方式与生活理念发生一定改变。如今的社会公众主要生活在文化时代中, 网络消费者会不间断地接受与追求新兴事物与思想, 此种行为主要受他们的文化与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决定, 他们对满足个性化需求、高度接触的商品有强烈需求。

 

  第二, 消费者个性消费的回归。所谓回归, 是由于在过去十分漫长的时期中, 工商业皆是把消费者当作独立个体服务的。到了近代, 标准化与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才把消费者的个体服务代替掉。除此之外, 在几乎垄断或是短缺经济的市场之中, 消费者能够任意选择的商品比较少, 个性被严重压制。但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 诸多商品不管是在种类上, 还是数量上皆发生了一定改变, 使消费者能够遵循自身需求选择、购买产品。消费者不单单能做出选择, 还越来越渴望选择。消费者实际需求不断增加, 变化也随之增加。慢慢的消费者会构建自己的准则, 其并不畏惧商品所提出的挑战, 网络消费者选取的不再是产品的利用价值与效用, 还包含更多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同其组合有很大差异。

 

  第三, 重视信息与价值的购买行为。一方面, 资金充足的消费者从招摇消费转变为了开明消费, 价值同质量成为了其考虑商品的主要因素, 即保证价格合理的基础上保证质量, 特色是品牌商品。消费者希望应用相对较低的价格购入质量最好的商品, 所以, 价格依然是影响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的主要因素, 尽管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面临, 价格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另一方面, 明智的消费者希望能够对商品进行全面了解, 其中包含对社会的效用与对个人的效益。通过服务、产品的信息流动, 网络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方式在某方面可以有效改变消费者的购买经历, 基于此能够发现, 信息获取也能创造价值。信息为经济活动的创造者, 它的存在会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了解产品信息, 在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定。消费者想要了解的不单单是商品的性能, 还有它们所涵盖的知识, 并且满足消费者对价值的新要求。动态的信息系统能够将基于知识为主的价值托付给消费者, 进而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第四, 重视技术的购买行为。因信息、知识、技术等方面的迅猛发展, 使商品更加繁杂化, 消费者更加熟练, 商品的生命周期变短。社会公众开始盼望实时交付, 并且不受时空限制的购买商品, 诸多消费者希望可以在家中购入商品、获取服务。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赖电子手段, 利用其来获得商品与服务。对于市场竞争而言现代通讯系统十分重要, 便捷已成为了当前比较重要的因素, 对消费群体而言, 时间便是最宝贵的。企业务必要应用最顶尖的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与商品。

 

  第五, 追求绿色的生活方式。优化环境缺陷, 注重经济增长, 持续消费与生产十分重要。消费者对待现实问题的方式已转变成为了他们购买行为的动机。其对公共问题的重视要高于社会责任意识, 他们更加注重健康且绿色的商品。企业务必要将绿色的道德观融入到商品生产中, 并把其切实贯彻到运营活动之中。

 

  第六, 消费者追求发生改变。消费者对服务与商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从商品设计、包装到应用再到售后服务, 消费者不同所提出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而这些要求还会越来越专业、全面。现代化社会中的消费者比较注重追求个性, 来彰显自我;注重追求时尚, 凸显时尚;注重追求性能, 表现成熟, 而这些要求是传统营销无法实现的。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以企业为中心, 采用人员推广及广告植入等方式, 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而网络营销主要以消费者为中心, 通过应用网络礼仪的手段, 来实现营销的目的。

 

  第七, 消费者主动性加强。网络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消费者主动性加强主要因群众想要追求心理平衡。消费者会主动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得同商品相关的信息并展开对比, 进而在心理上获取平衡, 降低风险感与购买之后的后悔感, 加强对商品信任度, 争取获得心理满足。当下的消费者不但对商品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还时常当作营销中主动因素参加到商品制造与设计之中, 全面展现当下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双面性的特点。企业若想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需将顾客的消费需求, 当作商品定位的参照融入到商品制造与优化中。让消费者了解整个流程实际上是消费者与企业间构建良好关系的过程, 此种关系的构建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第八, 追求购物便利的同时追求购物乐趣。一些压力较大、紧张过度的消费者一般都会以购物的便利性为主, 追求尽量节省劳动时间与成本。而网络消费的虚拟性刚好能够满足消费者这一实际需求。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刚好与之相反, 因劳动生产率的增加, 使社会公众能够随意支配的时间也有所增长, 部分家庭主妇与自由职业者希望通过网络购物的方式来消遣时间, 丰富生活, 寻求更多乐趣, 加强与社会联系, 降低孤独感。互联网的开发性能够使网民定向到达某一点, 也能够同时到达多个点, 进而形成一个极具规模的朋友圈, 为社会公众提供交友与择友的服务。另外, 网络的匿名性能够使交谈双方无法得到对方真实身份, 这对他们以平等的身份交往具有积极作用, 使社会公众交际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网络营销而言做好网络销售工作十分重要, 其是确保网络营销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网络消费最主要的便是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而电子商务作为网络营销的辅助, 要尽量把网络消费者的年龄、收入以及教育程度等方面结合起来, 探寻出影响网络消费者心理的因素, 为网络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模式, 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方案。企业内部人员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掌握消费者心理, 采用恰当的宣传方式, 从心理层面入手引导消费者消费需求, 把欲望转变为购买行为。

 

  参考文献

  [1]张颖.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分析[J].知识经济, 2016, (24) :61, 63.

  [2]余丽.浅议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营销对策--基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变迁下的新媒体营销[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33 (26) :38-39.

  [3]雷蕾, 李睿.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J].新课程 (下) , 2013, (03) :30.

  [4]吴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变迁下的新媒体营销创新分析[J].商, 2013, (05) :201.

  [5]杨溢.从消费者心理及行为透视企业市场营销[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07) :88-89.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