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区位与出口强度的实证分析
作者:未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外部投资与跨国贸易,国际贸易的增加使人们越来越聚焦于微观企业的行为。本文通过使用1998年―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微观数据,发现空间集聚指数与企业出口强度显著正相关,即集聚经济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符合理论分析。
一、中国企业集聚现状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项资源和要素的分配越来越合理。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正不断加深。中国工业制造业的整体集聚情况是一种向东部地区深入发展的趋势,参照1998年至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变相关数据,我们得到1998年至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1998年,制造业占全国就业总额低于1%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只有5个,分别是青海、新疆、西藏、宁夏、以及海南,这5个省区的制造业就业份额总数为1.71%。而对于制造业份额最高的5个省区,加总后所占比重为43.72%。到2009年,制造业就业份额低于1%的省区增加到9个,期间增加了4个,分别是贵州、内蒙古、甘肃和云南,这9个省区加总的制造业就业份额占全国总额的3.37%。而制造业就业份额最高的5个省区,加总后所占比重达59.3%,其中份额高于10%的省区增加到4个,分别是浙江、广东、山东以及江苏,其中广东一省的就业份额就达到了19.85%。
二、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所用数据均取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该数据库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建立,时间跨度长,从1998年到2009年,样本数量大,共有约220万的观测值,且指标多样。例如企业的规模、行业分类、所有制情况和出口交货量等多种信息。这些庞大的微观数据对于研究企业理论、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产业结构、劳动供给等众多领域的经验研究都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数据支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该数据库并非是有专业的学术机构所发布,因此也就存在着一系列无法满足学术研究要求和标准的问题,例如数据指标缺失、数据录入口径不一、样本匹配错乱、代码更新替换、变量定义模糊等。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处理数据从而弥补或者解决这些缺陷所引发的后果,就有可能对所做的研究和后期的数据分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偏差。鉴于此,本文对数据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和调整,从而更好得获取研究中需要的样本数据,运用处理和匹配后的面板数据样本,本文进行了如下的实证检验。
2.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根据查阅的理论和文献,本文参考了BernardandJensen(1999)的方法,为了实证分析企业异质性因素与集聚效应对出口行为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基本的计量回归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公式(1)中主要构造了两类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本文选择企业的出口强度(EXIN)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以及4个企业异质性特征变量(包含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劳动成本、技术创新)这五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重点检验这些因素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本文选择解释变量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前文所述的理论模型,测算的方法则是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所得。模型(1)中的系数分别为空间集聚指数、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劳动成本、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其中,是随机误差项,企业出口强度(EXIN)为出口交货值/工业销售产值,产业空间集聚指数(DENSITY)为企业所在地级市总就业人数/该地级市总面积,企业生产率(TFP)使用OP法(Olley-Pakes法)计算,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员工数表示,劳动成本(WAGE)使用公式:劳动力平均工资=(本年应付工资总额+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技术创新(INNOV)用新产品增加值/企业总产品增加值表示。
通过一系列处理之后,本文运用OP方法,通过分两位数行业来计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YangandHe(forthcoming)的方法,将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之和小于0.9的行业定义为规模报酬递减行业,系数之和在0.9-1.0之间定义为规模报酬不变行业,系数之和大于1.0定义为规模报酬递增行业。
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总体分析。企业出口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而产业空间集聚指数、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劳动成本、技术创新都作为解释变量。总共为6个变量,处理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表如表1:
3.实证结果分析。针对上述的六个变量,本文首先不考虑个体效应,对其做了PooledOLS回归,并对这些变量进行了逐步回归。从具体的回归结果可以明显看出,5个解释变量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均十分显著。根据回归结果,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空间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出口影响显著正相关,这是符合预期的。这表明,集聚经济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且效果明显。
第二,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强度则是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出口强度反而越低,这就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相悖,因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出口,其出口强度应该越高。因此,这一结果印证了中国的出口企业确实存在着“生产率悖论”的现象。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出口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特征密切相关。本文用于实证分析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时间跨度长久,在此期间,中国的出口企业多数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禀赋优势为国外企业加工低利润、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中间产品,生产率相对较低,比如服装纺织品等行业。因此,这也反映出中国企业并没有凭借生产率的优势进入出口市场。
第三,企业规模对于企业出口强度的影响也是显著为负的,这也与异质性企业理论相悖。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企业规模对企业出口强度和出口倾向的影响应该是显著为正的,也就是说企业规模越大,其出口的可能性越大,出口强度也就越大。但本文的实证检验却恰恰相反,这与预期不符。不过从实际意义上来讲,这是因为中国出口行业大多数是属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大多数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禀赋优势为国外企业加工低利润、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中间产品,所以他们不需要承担开拓海外市场的成本和风险,只要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及成本优势,就算规模小也可以从事出口活动。
第四,代表劳动成本的人均工资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也显著为负,也就是说人均工资水平越低的企业越倾向于出口,这一结果再一次印证了中国出口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依靠的是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作为出口的竞争力,另外也表明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仍存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这一事实。
第五,技?g创新对企业出口强度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但是估计系数最小,也就是说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最小。不过考虑到数据库中收集的企业大多数是没有研发投入的,而且这种研发具有滞后性,所以该变量的分析结果一定不会非常理想。
总的来说,本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现象,这与大多数中国出口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特征密切相关。在1998年―2007年期间,中国的出口企业多数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禀赋优势为国外企业加工低利润、低技术含量的低端中间产品,生产率相对较低,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和出口优势并不是主要来自生产率,而是更多的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因此,中国企业应当将努力深化空间集聚程度,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出口贸易产品的质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38研究所)